佛山陶瓷网手机版首页
佛山瓷砖陶瓷网总站
德化白瓷首页

【德化白瓷】明代德化窑白釉仿犀角杯 玉骨凝脂中国白

dehuabaici】2017-12-26发表: 明代德化窑白釉仿犀角杯 玉骨凝脂中国白
地处九州东南的戴云山脉,千峰竞秀、山水相依,有“闽中屋脊”之谓,千年窑火不息的德化瓷业便在此延绵至今。宋时德化窑便开始烧制青白瓷和白瓷,伴随着瓷器的大量外销,明清之际,德化以白瓷享誉天下,并

陶瓷相关 德化福杰 德化儒苑 德化陶瓷 白瓷 白瓷片 超白瓷质砖 德化白瓷 爵士白瓷片 ,本文关键词:德化白瓷中国白明代

    明代德化窑白釉仿犀角杯 玉骨凝脂中国白

地处九州东南的戴云山脉,千峰竞秀、山水相依,有“闽中屋脊”之谓,千年窑火不息的德化瓷业便在此延绵至今。宋时德化窑便开始烧制青白瓷和白瓷,伴随着瓷器的大量外销,明清之际,德化以白瓷享誉天下,并被欧洲人冠以“中国白”的美称,明代德化窑白釉仿犀角杯便是德化白瓷艺术的代表。

海口市博物馆藏明代德化窑白釉仿犀角杯。

海口市博物馆藏明代德化窑白釉仿犀角杯杯口。

犀盏行酒从容醉

仿犀角杯是德化白瓷的常见器形,其造型源于饮酒所用的犀角杯。犀角杯在有明一代即是稀罕之物,曹昭《格古要论·珍奇论》中言:“犀角,出南蕃、西蕃,云南亦有。成株肥大、花儿好及正透者价高……凡器皿,需要雕琢功夫及样范好。”《明史·卷六十七·舆服三》中有“二品,六梁,革带,授环犀,余同一品”的记载,即明朝二品官员的官服腰带是由犀角制成,足见其材质珍贵。以白瓷仿犀角,既得犀角之形,相对廉价,又另呈一番瓷韵美感,不得不赞叹德化制瓷艺人的独具匠心。

海口市博物馆藏的明代德化窑白釉仿犀角杯,釉面光润明亮,胎体洁白细腻。杯口椭圆,呈花瓣形,敞口,斜曲腹,圈足,整体造型呈犀角杯式。通体施白釉,釉层肥厚莹润,白中微微泛黄,内外满釉。杯内壁光洁无纹饰,外壁堆贴祥瑞的动植物纹于杯壁两侧,一侧贴塑飞鹤、梅花鹿、山石和梅花;另一侧有龙首、鱼纹与松枝。海南省博物馆亦珍藏一件仿犀角杯,与海口市博所藏造型上大致相同,但釉色略有差异,贴塑纹饰中,与龙纹相对的是一虎纹形象,与市博的鱼纹也有所不同。

从大量传世和出土的德化窑白釉仿犀角杯来看,龙纹与虎纹的搭配较之龙纹与鱼纹更为常见,故而仿犀角杯又名龙虎杯。究其根源,可能与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的龙虎山相关。江西龙虎山在明代是颇负盛名的道教圣地之一,德化位于其西部,相距不远,不可避免地受到其道家思想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仿犀角杯上贴塑的飞鸟是传说中的“天鸡”,但笔者从所见到的多件犀角杯的整体装饰图案来看,飞鸟左下部多有一鹿的形象,推测其应为传统的吉祥题材“鹤鹿同春”,再细观贴塑中鸟的形象长颈修身,也更接近于鹤的造型。

“鹤鹿同春”是明清艺术品中较为常见的吉祥图案,整体的画面构图包含松树、仙鹤和梅花鹿三种形象。海口市博的德化窑白釉仿犀角杯上的贴塑中,鹤、鹿、松三者皆有,省博的仿犀角杯上也有鹤、鹿两种造型。明清时期的纹饰讲究“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松、鹤、鹿这三种意向都具有祝寿寓意:松树四季常青,民间流传最广的祝寿语就是“寿比南山不老松”;《淮南子·说林》中有:“鹤寿千年,以极其游”的说法;《抱扑子·对俗》云:“虎及鹿兔,皆寿千岁,寿满五百岁者,其毛色白。”

银泥烧出象牙白

从两件德化窑白釉仿犀角杯的釉色来看,通体施以白釉,呈现出独有的素淡之美。从陶瓷发展史来看,明代德化白瓷繁盛的时代,正是彩瓷逐步成为瓷界霸主的时间,此时景德镇青花瓷、五彩和斗彩大量烧制,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主流的社会审美。德化白瓷独辟蹊径,均不以纹饰为重,只是追求白瓷单色釉的自然之美,竟开辟出一片新天地,也着实令人称奇。

德化白瓷为纯白釉,强光照射下,胎釉中隐现粉红或奶白色,因此德化白瓷又有“猪油白”“象牙白”“孩儿红”和“葱根白”之称。待其外销至欧洲后,更被法国人称为“blanede china”,意为“中国白”。清末著名学者、古玩收藏家赵汝珍曾赞颂其道:“似定器而无开片,若乳白之细滑,宛如象牙光色,如绢细水莹厚。”民国的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也写道:“后制者出德化,色甚白,而颇莹亮,亦名福窑。白者颇似定窑,惟无开片,佳者瓷质颇厚,而青里能映见指影,以白中闪红者为贵。”与其相比,唐代“类银类雪”的邢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白瓷则泛淡黄色;景德镇窑元代的枢府釉以及明代的甜白釉基本都是泛青,接近青白釉;与明代德化白瓷冻玉凝脂的乳白相比,都略输一筹。

白如凝脂、素犹积雪的白瓷得以烧制成功,离不开德化瓷匠高超的烧造工艺,当然与瓷土原料也有莫大的关系。唐宋时期北方白瓷原料含较高的氧化铝,助熔剂较少,故而瓷胎的致密性与透光性相对较差。德化白瓷的氧化硅含量较高,助溶剂氧化钾在胎中的含量高达6%左右,与釉中相近,有时甚至超过釉中含量,加之杂质较少,烧成后胎体细腻,所以透光度较好。

对德化窑白瓷的年代划分,以往主要依据其釉色变化:一般认为明代釉色多是白中泛淡肉色或奶黄色,清初多为白中闪青。究其缘由,有学者认为明代德化白瓷的烧造偏重氧化气氛,故瓷色白中泛黄;清代烧造时偏重还原气氛,故瓷色多白中偏青;同时清代的制瓷质量逐渐下降,胎体较明代厚重,肉眼可见一些细小沙粒,缺少温润的感觉。根据最新的研究发现,德化白瓷无论是明代还是清代釉色都很丰富,同一窑炉的不同窑具和烧成环境都有不确定性。海口市博和海南省博这两件的德化窑白釉仿犀角杯,大部分专家都认可其为明代,但也有少数专家指出其造型和釉色更接近于清代。

海南省博馆藏明代德化窑白釉仿犀角杯。

海南省博馆藏明代德化窑白釉仿犀角杯杯底。

清水芙蓉出自然

仿犀角杯在装饰技法上也是可圈可点,它将堆贴技法与器物完美结合,冰肌玉骨的胎釉配合玲珑雅致的堆贴,为明代德化窑白瓷装饰艺术之佳品。《考工记》中记载有“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德化位于山清水秀的戴云山脉,可谓拥天时地利;此地大自然馈赠的瓷土又是烧制白瓷的佳料;此外,德化白瓷最值得称赞的还是其世代传承取法于自然的工艺。

仿犀角杯的手拉坯和贴塑流畅自然,模印或捏制的小件纹饰贴塑后呈现出立体美感,龙纹、虎纹、鹿纹和梅花纹造型都是珊珊可爱。德化白瓷放弃了华丽装饰艺术,追求的是一种不施粉黛的自然之美,捏塑并不逼真却也质朴,它体现的是一种追求天真和自然的审美趣味。

仿犀角杯上贴塑的龙与鱼的造型体现了德化瓷匠在对传统自然之美继承中的创新,上文已述,仿犀角杯又名龙虎杯,鱼纹并不多见。龙与鱼的搭配可能出自民间“鲤鱼跳龙门”也即“鱼化龙”的传说,《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三秦记》载:“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诗仙李白在《赠崔侍卿》也诗云:“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说的是黄河鲤鱼由各处聚到龙门,希望跃过龙门后化为神龙,脱离凡身。但能登者不过七十二,大部分都从空中摔下,并在额头留下疤痕,即太白诗中的“点额”。后世便把科举落榜之人说成是“点额而还”,高中之人则被认为是金鳞化龙。同时龙和鱼本身就是吉祥的象征。

元代以后,景德镇窑成为百窑之尊,尤以青花和彩瓷引时代之先。德化的制瓷匠人将瓷胎和瓷釉融入自然美的精髓,还将赋予吉祥寓意的形象贴塑其上,依靠冻玉凝脂的釉色、素质玉骨的瓷胎和独具匠心的贴塑独步于当时。因此,后人也将福建德化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一起并称为三大瓷都。

德化白瓷dehuabaici相关"明代德化窑白釉仿犀角杯 玉骨凝脂中国白"就介绍到这里,如果对于德化白瓷这方面有更多兴趣请多方了解,谢谢对德化白瓷dehuabaici的支持,对于明代德化窑白釉仿犀角杯 玉骨凝脂中国白有建议可以及时向我们反馈。

瓷砖相关 德化福杰 德化儒苑 德化陶瓷 白瓷 白瓷片 超白瓷质砖 德化白瓷 爵士白瓷片 ,本资讯的关键词:德化白瓷中国白明代

(【dehuabaici】更新:2017/12/26 3:08:55)
在德化瓷器,以白瓷为最,素有“世界白瓷之母”之称,有世界白瓷看中国、中国白瓷看德化之说。德化白瓷之中,又以佛像为最。德化白瓷所塑弥勒佛像有性格鲜明、造型优美、神态逼真、衣纹流畅、风格洗练等特 >>
12月1日,由文化参考报.艺术周刊主办,爱艺美术馆承办,广东爱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华陶瓷网、博缘陶瓷协办的“德化白瓷艺术精品展”在广州爱艺美术馆展出,展览时间将持续至12月8日。名家荟萃本 >>
最新资讯  优势批发  最新供求  
 
返回上一页    回顶部    回首页